你知道未來工作在哪裡嗎?

     

        失業率與物價居高不下、薪水難漲、政治動盪,一連串的負面情形總使人感到不安,但情勢變幻莫測,整個世界改變的速度與面貌比起過去而言,已經愈來愈難以捉摸與控制,猶如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的《黑天鵝效應》所說的黑天鵝事件只會愈來愈多。

        但如果有一顆水晶球,能讓你預知未來的轉變與當下現況,你應該很想看吧?

        或許這世界沒有水晶球,但藉由許多世界各地具有智慧的學者與作家們所撰寫的趨勢類書籍還是能讓我們對未來有更多的了解,並進而從現在開始做準備。

        市面上探討未來趨勢的書還不少,像是彼得‧杜拉克的《典範移轉-杜拉克看未來管理》、王伯達的《預見未來》和彭明輝的《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但有關於「工作」趨勢書就不多了了,其中較具知名的有村上龍的《工作大未來》一書,但若你想看看不同觀點並更具深度的工作趨勢書,那麼你就別錯過《未來工作在哪裡?》(The Shift: How the Future of Work is Already Here)。


        作者Lynda Gratton 任教於倫敦商學院,曾被泰唔士報(The Times)評選為全球十五大頂尖商業思想家、金融時報的「在未來十年最有可能影響未來的商業思想家」,她對人資界的影響力在《人力資源》雜誌排名第二。

        此書的編排架構很周延,從Part 1的「改變世界的五大力量」,Part 2以悲觀角度、Part 3以樂觀角度探討2025年世界工作的現貌,並不會一面倒向樂觀或悲觀的觀點,也讓讀者能以更完整的角度想像未來的工作生活。

        預測未來有一項很重要的基礎就是了解過去,Lynda從前言就提到,工業革命之前,人類的工作都屬於「家庭工藝」;到十八世紀下半葉,製造業超越傳統手工藝生產限制後,遂開始蓬勃發展。雖然如此,這段期間的變革並沒有太多創新元素,從期間的遲緩的經濟成長率就可以反映出。

        Lynda指出,任何改變工作方式的革命,一定是以能源的改變為核心。十九世紀中葉到末期,工程師階級和創新文化興起,加上新工廠系統開始使用蒸汽動力,才開始使新能源融入生產流程。

        其中書裡有談到的未來四大技能領域,分別是:生命科學與健康養生、節能減碳、創造力與創新、教導與照護。基本上談這四個領域還滿籠統的,舉例來說,書中的創意階級就有作家、活動企劃、研究人員、網站開發人員、哲學家(創意階級?)等,因此對未來四大技能領域感興趣的讀者而言,還必須認識各個不同工作所處的產業與所需的技能面向。

        雖說創意階級被歸為未來四大技能領域,但財富分配卻是相當不平均:八成僅靠微薄收入勉強餬口;18%有足夠收入過優渥生活;另外2%擁有超凡才華,懂得透過經營個人品牌來創造巨大財富。

        有一點工作觀我覺得很重要,或許可能是老生長談,甚至會有人不甚同意,那就是「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工作」,換句話說,也就是你是否對這份工作擁有熱情(Passion)。Lynda 認為,未來許多人們將工作到七十歲,鮮少有人在這個年紀過著悠哉的退休生活,因此最好還是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工作,且那工作能為自己帶來意義與價值。對創意階級而言,你對工作的感覺與態度將影響到創作的成果,如果已經覺得工作不重要或毫無意義,那麼你對這份工作會像對待女朋友一樣,付出額外的心力嗎?

        因此對創意階級而言,最好的情況就是工作就像遊戲,當你覺得做這件事情的本身很有趣,才有追求卓越的動機,並在過程中也受到挑戰時,才有機會發展出出色的能力,並進而達到自我實現。

        雖然Lynda是英國人,但她所做的研究方法樣本卻是找了世界各地的組織合作,免於思考的角度只落於一隅。或許書中所描繪的情況對台灣而言還很遙遠,甚至可能會有讀者覺得不甚可能,但事實是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變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套用書中科幻作家吉卜森(William Gibson)所說的:「未來就在你眼前,只不過分布得很不均勻罷了。」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