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雜學?



在書店時看到《一個人的策展年代》這本書名還以為是在指導如何成為一位策展人(策劃展覽),結果翻開書來看卻完全不是這樣,而是一本在談對職場人士而言,閱讀與雜學有那些好處以及告訴你該怎麼做才能補充書中所謂的「雜學資料庫」。這種書的類型其實不少,尤其在許多談論職場成功法則類的書籍都可以看到這本書的影子,我覺得談這方面談得比較好的書當屬郝明義的《越讀者》,尤其他把閱讀分成四種飲食來比喻,相當有趣。


雖然我對這本書的書名有點意見,書名取策展結果跟我想的策展一點關聯也沒有,恐有誤導人之嫌,加上書中有些觀念讓我真的覺得有點太過”低能”,比方說看書可以畫重點或在書中做筆記。不曉得是不是因為作者是日本人,兩國的教育方式不同(我想應該不是這個原因),這種觀念不是一般在台灣受過中學教育都知道的嗎?居然還要再強調一次這種「基本」概念,未免也太少梗可寫了吧!

不過因為我對這方面的書的興趣還滿高的,即便已看過許多這方面書籍與文章,讓我覺得這本書其實有點老生常談,但書中有些觀念還是能提醒與強化對閱讀學習方面的思考。

比如說,我對閱讀主題的設定往往太廣太大,例如我設定閱讀主題為「商業」,但跟商業領域相關太多了,舉凡產銷人發財、創新、創業,還有最近的Big Data都是,但現實上卻不可能完全兼顧到,而我真正對商業感興趣的領域內其實也只有少數幾項主題,因此我對我要閱讀的主要領域重新做了一次思考與整理:

語言學習(英文)、歷史(台灣史)、經濟(總體經濟、國際經濟)、政治(台灣)、行銷(網路行銷)、行為經濟。

另外過去總天真的認為只需要持續閱讀就可以輕易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系統,但書中卻強調「首要體驗,次要閱讀」(當然閱讀每一本新書也可以算是一種新的體驗),閱讀最好是以實際受到的體驗為主。作者以自己為例,他在27歲在美國念MBA時,遇到世界各國的學生,其中以亞洲學生為主,這兩年與亞洲學生互動的留學經驗,讓他從原本對亞洲毫無興趣可言到對開始想對亞洲進行深入了解,因此作者在往後每年都會選定亞洲其中一個國家進行自助旅行,在旅行之前也不忘閱讀目的地國家的相關書籍以便能對此國有更深度的瞭解。

我自己也是透過閱讀及第一次出國去北京旅行的實際體驗,才開始設定自己未來能夠有一次在英語系國家自助旅行三個月的經驗,以及未來每年能夠去台灣週邊國家進行自助旅行的目標。現在想起來,一次偶然的實際體驗所創造出往後對某方面學習與閱讀動機其實遠大於純閱讀,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道理可見一班。

這本書另外也提醒我應該趁早在35歲之前培養起自己的專業能力,尤其是在大學生比例過高的台灣社會下。無論是透過同一相關領域至少要閱讀三本書(入門與艱深書要一起看)或者是念研究所都是可行的方式。目前我閱讀的主題常常隨著當時的喜好來閱讀,卻忘記若沒有堅強的專業能力當後盾,雜學再豐富,充其量也只是個萬事通而已,不過也別誤解書中的論點,它要強調的是在職場上勝負的真正關鍵就在於你能夠遇到各類型的人都能談得來,以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係,而這關鍵原因就在於雜學力,雜學力就取決於你是否能持續不斷地自我累積起廣博的知識。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