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力》第二篇第一至三章心得與反思



第二篇主要談的是職場上的溝通。溝通是雙方動態傳遞與接收資訊的過程,這樣看似是簡單的「對話」,但實際上許多時候很可能接收資訊方是沒有百分之百的理解傳遞資訊方的意念與資訊,要能達成好溝通包含了表達、傾聽、觀察、解讀、準確分析資訊並即時回饋意見,最後確認雙方認知無誤。

關係角度決定溝通效能

溝通時,傳遞者與接收者雙方的身分會各自產生不同的立場,進而影響溝通效能,例如聽取長輩的建議與聽取男女朋友的建議時,產生的態度則大不相同,聽長輩說話時,也許還會虛心受教,甚至心懷感激;聽男女朋友建議時,則會因為同輩分而覺得對方嘮叨,因而感到厭煩。

關係角度給我的啟發是,若能在升學或工作面試時除了懂得「換位思考」,以揣摩與理解面試官的想法之外,由於面試過程中充滿高壓與緊張的氛圍的,若是以單純的受試者去接受面試可能容易產生膽怯的舉動而無法做出最佳表現,所以可嘗試調整自己目前的「身分」或「心態」,亦即轉換為與面試官同輩份的心態參與面試,應可顯示出不卑不亢的狀態與自信。


建立他人信任的原則

在職場中,展現高效能的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彼此取得信任感,若組織或群體內毫無信任、互相猜忌,難以成事不說,個人在工作中的情緒難免常受到影響,長久下來,這樣的組織也無法待得長久。要獲得對方的信任,作者認為有幾項原則:

一、絕不輕諾:輕易地承諾而無法達成只會降低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感,反之若承諾別人就應該要盡力履行,因為信任是別人給予的。

二、認真傾聽:唯有全神貫注的認真傾聽,甚至在過程中複述、提問,讓對方感受到你認真理解它所傳達的話,也才有機會從話語中聽出一些弦外之音,並贏得對方的尊重。

三、盡量坦誠:在對話的過程中,能夠誠實回答對方的問題。唯有讓對方了解你內心真實的一面,讓對方覺得他能了解你,對方才有機會說出他自己內心的認知,信任才能於焉建立。

最後一點,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寧可過分信任,也不可少信」,信任的前提應該是從自己做起,也才有別人信任自己的可能。但即便如此,許多職場中同事間的猜疑都是無來由的,經常是被猜疑者的無心之過。因此要信任對方時,有時要覺察自己的行為是否給對方引起猜疑,更重要的是,若雙方不要過於算計與人互動的付出與收穫,誠懇多給予他人信任,總有人會回報你的付出,自身也不會過於動輒得咎。

聲相左右職場表達

表達要做得好,最基本的詞彙與句型結構的選擇、正向的聲相、適當的肢體語言。以往自己總覺得發言時只要注重內容品質本身,加以搭配適當的肢體語言即可,但實際上即便內容不錯,但聲相給聽眾的感覺是負面的,極有可能難以讓聽眾產生不良的整體印象。尤其在聽過自己的發言錄音檔之後,才覺察到自己應該在聲相上應要特別注意,否則內容再好,但卻是以自己不佳的聲音表現出來而大打折扣,豈不可惜。

聲相猶如人的另一形貌,好的聲相則容易建立起信任感與穩健形象,在培養領導力時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要如何訓練自己的聲相呢?作者建議應該使用丹田力量將聲音發出,而非利用喉音靠聲帶振動送出。此外,作者也建議下列情形應盡力避免:

l   音量過大或掌握不好
l   句尾語調總是上揚或過度低沉
l   聲音太尖銳或娃娃音
l   口頭禪或語助詞過多
l   中氣不足或語調欠變化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