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日
已不記得確切的時間點,只記得在當時還是大一的我,早已久仰李功勤 老師的大名。李老師是教歷史的,那時在學校就已經知道李 老師的歷史通識課相當熱門,去上課還必須提早去才能坐到好位子,也因此我滿懷著好奇的心去旁聽李 老師的課。果然,才剛打完上課鐘,教室內幾乎已坐滿了學生,足見李 老師的魅力。
老師在講述歷史課程時,言談間讓人有親臨歷史事件現場的感覺,所有影像就像播放電影般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眼前,透露出他自己對歷史的熱情,也讓我這個對缺乏深入歷史研究的企管系學生能有更大的動機去研讀歷史書籍。雖然老師有時會提起他以前在世新大學求學的日子,以及世新大學在台灣傳播史上的地位,並常常稱讚與鼓勵世新同學努力向上,而與李 老師同為世新人這個共同點總令我感到十分的驕傲,自信往往也油然而生。
上老師的課,最令我印象深刻就是老師第一次提起寒暑假帶世新的同學去中國與對岸學生作學術交流,當我聽到他提起這事情時,當下心裡真好生羨慕,除了旅費便宜,而且能夠跟這樣的老師與同學們去去中國進行這樣的學術交流可說是相當難得,但由於這個活動多以大三、大四同學為主,當時還是大一的我聽到這個報名限制雖有些失望,但仍期望那一天的日子能到來。直到畢業前夕,在一個機緣下,我滿懷著希望報名李功勤 老師的北京團,一圓大一以來的「夢想」,帶著一顆求知的心,搭上飛機、前往北京。
中國大陸無論哪個城市都對我這個之前未踏出過國門一步的我都十分好奇,尤其首都北京更甚。中國人跟台灣人除了面貌相似,還有什麼不一樣?改革開放、全球化之前的中國與之後又有何不同?以往都是必須憑藉著報章雜誌與書籍才能吸收到有關中國的資訊,在與同學和 老師們討論中國相關的事宜時總也只能透過二手資訊觀察、討論中國,但總不禁思考這些資料是否存在著主觀立場?這一次,我以親身體驗的方式觀察中國北京。
甫抵達北京首都機場,立刻就被前所未見的「遼闊感」給震懾住。除了一望無際的飛機場外,北京特有的老胡同兒,以及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古建築,眼前種種的一切對於長久居住於台北市的我,每一幕都是深刻的「文化衝擊」。北京是著名的文化古都,行程中大多為知名的歷史景點;同時北京也是2008年奧運主辦國,所以興建了許多極具現代感的建築,例如國家大劇院、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及水立方,既古典又現代的風格形成了今日的北京市。另外我們也遊覽了頤和園、故宮、北京大學、北京城市規劃館、八達嶺長城等著名景點,美輪美奐的景色至今仍教人回味;也品嘗了許多遠近馳名的北京餐廳,如老北平、便宜坊、唐人食府等餐廳,雖然「北鹹」-大部分的菜又鹹又辣的口味讓我一開始無法適應,但我仍抱持著入境隨俗的態度「享受」著北京著名的佳餚。
抵達北京的第二天早上是開營儀式,請到了海協會副秘書長 王小兵 先生為我們演講,講演中提到中華文化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特性,是中國與台灣所共有的。兩岸在政治上的曖昧與敏感關係,直到1987年台灣開放大陸探親及後來的三通才開始逐漸緩和。中國與台灣有著相通的語言與文化,透過此次的「台灣青年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這樣的活動,讓兩岸的大學生互相接觸,也得以一窺其思想與行為上的異同之處,進而達到良好的交流。講演中自然提到台灣大學生的優點與缺點,以下則為台灣大學生的優、劣勢比較與整理:
一、優勢:
(一)信息(資訊)取得較中國容易,不像中國政府會對媒體、網路與書籍等進行管制。
(二)通識、通才教育較強,台灣大學生較容易跨領域。比起台灣,中國大學生較沒有複合型人才。
(三)法治觀念較強,中國人的法治觀念較為薄弱。舉例而言,中國到處都有偽造文書的案例存在,若中國要成為法治國家,至少需要20至30年的時間。
(四)因為信息發達的關係,較容易與世界接軌,並具有較佳的國際觀。
二、劣勢:
(一)從小生活過於優渥,導致要求高生活品質,因此不懂得吃苦耐勞。
(二)學習英文、數理的基本工夫較不扎實,例如台灣學生在講話時常脫口而出一兩 句單字,但要講出完整句子時卻又難以啟齒;而中國的大學有須通過英文檢定才能畢業的制度,因此中國大學生必須在基本功上下很大的工夫。
(三)台灣媒體的國際新聞比例較中國媒體為低,也看出台灣媒體在國際觀上的問題。
(四)不如中國學生了解中國。
這些評論是王 先生個人就台灣與中國大學生總體性觀點,若要就個體而言,也許這樣的評論對一些台灣與中國的大學生並不公平。以英文學習來說,台灣有逐漸仿效美國學生學習英文的趨勢,以偏重「聽、說」,側重「讀、寫」的模式學習,從坊間出現相關的英文學習書籍、兒童美語補習班即可發現此點;中國剛好相反,其英文學習方式仍停留在台灣十年前的方式:以通過考試檢定為目標,熟練考試題型,如克漏字填空、閱讀測驗與文法等。這兩種學習方式並無絕對的優劣。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英文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溝通的媒介,問題是在於能否經常“運用”它,若能有一個能夠時時、處處都能運用英文的環境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但從王小兵 先生的演講以及參訪北京大學時同學的談話中可以了解他們對於英文與課業學習的用功程度。之後我們參加一場海協會主辦,於宋慶齡故居舉行的兩岸大學生聯歡晚會。那是一場在古色古香並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中,與對岸的北京交通大學生一同吃著晚餐且互相交流的盛事。我也把握這個機會,問他們是否真的如李 老師所言的“早上會在操場大聲地朗誦英文”,結果他給我的回答是:「現在放假了,所以最近比較不會做。」答案已呼之欲出。
姑且不論英文學習方法的優劣,中國大學因為僧多粥少的關係,大學的錄取率約58%左右,有近四成的中國高中生們無法考進大學,形成「省內競爭」與「各省之間競爭」的態勢,競爭激烈。因此他們必須以更用功的態度面對學習,當然早晨在外面朗誦英文也就見怪不怪了。
台灣呢?台灣有近160餘所大專院校,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近十年新設的。近年來台灣人口結構已邁向少子化現象,有許多大學因招生不足,便不顧慮學生素質,能招多少算多少,對招進來的學生也不嚴格要求其學習態度與課業成績,原本素質較差的學生因沒有老師們嚴格要求的關係,與中國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比較只會更相形見絀,台灣的高等教育已成為一種「消費」,而非「投資。」
教育為百年大計,攸關國家未來的生存發展。雖然台灣的市場機制發達,給予人民許多自由與彈性,但對許多方面例如教育而言,仍需要維持適當的管制;中國大學生的競爭雖激烈,也是由於人口數龐大,加上中國政府對學校數目進行干預,中國大學生得以維持一定程度的素質。
資訊與科技的日新月異,以及全球化時代的來臨,早已將世界抹平,也使得人才、企業與國家的競爭從國內變成國與國,甚至是全球性的競爭。面對未來中國與世界的更加激烈的競爭態勢,資源基礎說(Resource based view: RBV)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首先應先冷靜地思考與摸索自己的優勢(Strength) 與核心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y) 是什麼,除了透過在校內的系上與跨系選課外,還可以透過旅行、閱讀、觀察、思考交互進行。透過旅行,你可以在不同的空間來回轉換,體驗與觀察每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食物;透過閱讀,你可以在不同空間來回穿越,跟著不同作者的人生歷練,培養出不一樣的價值觀與視野。如此將自己的優勢與他人的優勢作出區隔(Segmentation) 與定位(Positioning),不斷將自己的優勢發揮至極致。
這是我第一次的海外旅行,很慶幸第一次的旅行與這樣的老師展開一場知性之旅,這些所見所聞在我內心留下深刻印象與感動的同時,也產生莫大的衝擊,至於這衝擊往後會產生怎樣的結果,我不知道(那還得視未來的際遇而定),我還年輕,但可以確定的是,從那時開始已將旅行當作一生的信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