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趨勢:Showrooming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題目為『讓實體店家傷透腦筋的「Showrooming」』(部落格版主為知名網路人林之晨) 的文章,文中一開始提到英文單字“show rooming”為「在實體店家內檢視某個商品後卻不購買,接著再到網路上用更低的價錢購得該商品的消費行為。」的趨勢已然發生,由於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化,使得消費者更方便於上網比價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讓許多「賣場」逐漸退化為「展場」的型態(只看不買),最顯著的例子是高單價、低毛利的3C通路。最後作者指出,未來20年,行動上網與App Internet將大幅改變全球消費者的購物方式與習慣。

        其實Showrooming的行為在台灣不只存在於3C通路,也存在於書店零售通路,現今已有許多購書者先在如誠品等折扣較少的書店參考,再透過如博客來等折扣較多的網路書店購買。而我自己目前在賣場所觀察到的現象是有愈來愈多消費者邊購物邊用計算機比價,甚至有人在A賣場看到欲購買的東西太貴,則會改次去B賣場購買。

        根據Pew Internet的統計,全美國30歲以下族群的網路使用率已接近100%;30-49歲為87%;50-64歲的使用率為74%。PChome 通常46-50歲是一個人一生中消費能力最強的時期,在台灣,透過網路購買商品的行為在目前46-50歲的族群或許低於87%,但隨著時間的演進,未來只會有更多「從小以網路為媒介」的年輕消費者將進入高消費能力的年齡層,且從PChome Online公司股票已於2005年掛牌上櫃的成長態勢可見一斑,屆時「網路使用比率」和「消費能力」兩個變數之間就需要作搭配,因此購買行為的變革趨勢將有可能改變許多通路的既有生態,而此趨勢對於上游廠商而言應有值得參考之價值。

留言

熱門文章